亚洲金融改革和金融稳定面临的挑战

2016年7月12日

介绍

早上好。感谢旧金山联储银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邀请我参加本次研讨会,并就金融改革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发言。今天能参加这个会议,我倍感荣幸。

特别是在当前,就这一议题交流观点对亚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我们过去几周所看到的英国退欧公投结果那样,全球经济正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持续调整我们对那些支持(或削弱)亚洲活力因素的理解。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投资者和企业高管面临一些重大经济问题,我们就这些问题交流看法十分有益。

亚太地区有可供世界其他地区学习的经验教训,而其他地区也有供亚太地区学习的地方。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8年之后,世界经济仍在寻求实现强劲、稳定和可持续的增长,要解决其中的挑战,这些经验教训至关重要。

在此我想指出,对于一个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非凡成功和金融动荡的地区而言,有一项关键的教训尤为重要:固步自封下,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都无从实现。只有继续保持警惕、不断推进改革,才能确保继续获得成功。

全球市场对英国退欧公投的反应,凸显出需继续对意外变化保持警惕。在金融脆弱性和风险对稳定造成威胁之前,必须予以解决。亚太地区经受住了近期的数轮金融动荡,这部分得益于政策框架引入了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建立了更强大的储备头寸。这一地区也正在实施促进金融稳定的改革,如强化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头寸,其在巴塞尔III下正逐步实施。

这些类型的改革能帮助提高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并为包容性增长打下基础。最终,改革能帮助确保全球金融体系服务于(而不是损害)国际社会的福祉。

我将利用今天的时间,结合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讲一讲增长和金融稳定的问题以及金融业发展的挑战。我还将联系这一题目谈谈基金组织在亚太地区的作用。

全球展望

让我们从全球经济说起。

基金组织下周将更新世界经济展望,预计疲弱的复苏仍将持续,且将面临诸多风险。发达经济体正缓慢增长。但要使增长更加稳健(尤其在欧洲),必须解决危机的未决遗留问题。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增长中的贡献度仍然最大。但在世界贸易减速、大宗商品价格疲软、市场波动和风险规避情绪上升导致信贷收紧的共同影响下,其增速已经放缓。

亚洲仍然是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随着中国的年增长率减慢到6%,亚洲的增长正在放缓。东南亚是一个亮点,东盟国家的增长势头相对强劲,内需增长抵消了出口放缓。内需反映了有利的人口变化以及寻求更高生活水平社会的投资需求。

中国经济再平衡的结果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最重要风险之一。若增速下降快于预期,可能对全世界与中国联系紧密的国家产生影响。一会我将讲到这个问题。

第二个风险来自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贸易和金融联系使本地区对周期性变动和情绪变化尤为敏感。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出口减速已加重了各新兴市场企业和国家的脆弱性。这种情况从全球金融危机时便开始出现,因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包括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依赖快速的信用创造。结果是许多国家的私人部门和居民杠杆率大幅上升。

同时,企业盈利能力开始下降,给其偿债能力带来压力,使企业变得脆弱。特别是在大宗商品出口国和大宗商品相关部门,再融资压力可能变得更为严峻。过去一年中,利差扩大和资本流出增加使上述状况有所恶化。

中国企业的问题最为明显,对地区和全球的潜在溢出效应也更加严重,正如我们从去年中国市场遭遇动荡中所看到的那样。那些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的中国企业所持有的债务比重在上升。最近一期基金组织《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估计,“在险债务”占中国上市公司总债务的比重已从2010年的4%上升至14%。

尽管如此,我们相信,若政府能迅速采取行动,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企业债问题是可控的。这意味着要采取措施,既解决眼前的问题,又确保未来不会再度发生。政府这么做可以降低再平衡的风险。

确保金融稳定

迄今为止,亚洲都展示出了较好适应意外形势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亚洲危机后实施的政策和改革。央行和监管机构在控制脆弱性和提升抵御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企业也吸收了许多关于杠杆和外汇敞口的教训。

但要确保金融稳定就意味着不容自满。现在是本地区进一步承诺提高抵御能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时候了。各国和企业需要为市场情绪及资本流动发生突然逆转做好准备。

这也意味着应继续执行全球危机以来使亚洲获益非凡的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且这需要支持国内需求和提高生产率的结构性改革。这些改革必须弥合基础设施和教育方面的缺口,同时消除政策和体制上阻碍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改革也可带来所需的财政空间,产生更多资源以满足下一阶段发展的需要。

但这一进展也依赖于金融业深化,即同时对政府和市场进行改革,增强抵御能力和金融稳定,并促进现代化经济长期内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业深化

深化意味着超越传统银行的模式(对消费者和企业而言均是如此),创造出可提高生产力并支持可持续增长的金融产品和机遇。从跨境来看,金融业发展能带来新的贸易联系,加强服务业的协同增效,推动资本市场的转变。

融资是基础设施发展的核心挑战,其中政府融资必须伴以私人部门投资。这意味着需要发展资本市场来建立长期融资渠道。

重要的是,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应在鼓励所有可能的国内外投资支持(包括通过公私合营模式)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内实施。这可确保本币债券市场发展,避免过度依赖外币借款。应为项目提供能满足其需求的金融产品,并避免繁文缛节。

深化市场对包容性增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扩展金融服务,让南亚和东盟国家数以百万计的缺乏正规金融业服务的人们(特别是女性)获得金融服务。让每个人都成为经济的利益相关方,可以使每个人都受益。这需要新的方法:一些国家需要推广伊斯兰金融,另一些国家需要推动小额贷款发展,还应更广泛地使用金融科技(包括手机银行)等。

所以创新非常重要。但创新的同时,应永不停歇地致力于保持警惕,通过实施宏、微观审慎措施来应对信贷持续增长。这意味着要监测过高的企业杠杆和银行敞口。这意味着要改进资产分类的做法,解决阻碍监测的数据缺口问题,并确保监管机构拥有足够资源和权力来应对新的风险。前景在恶化,这要求那些不良贷款正在上升的金融机构增加拨备。这还意味着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基金组织的作用

要支持所有这些工作,基金组织能做什么?我们已经是家庭医生了:在本地区,我们通过第四条磋商和跨国分析,提供建议并宣传最佳做法。我们通过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找出脆弱性,并提出强化监管和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在重大议题上,我们可促进成员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对话。例如,国际风险规避情绪上升使代理行关系中出现脱媒趋势,我们正为目前的有关讨论提供便利。该问题似乎产生了预料之外的影响,即在那些缺乏金融服务的领域中,使基层金融机构的发展受阻。

最后,成员国面临着金融业不断变化带来的挑战,而基金组织的技术援助和培训项目可帮助满足成员国的具体需求。

基金组织也与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加强本地区与全球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亚洲已经拥有了清迈倡议,近期又对其进行了升级,我们认为这是抵御不稳定的重要保障。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重要补充。

基金组织现在能够提供更强有力的安全网,因为近期我们的份额资源得到提升。我们也扩展了我们的工具箱,可提供更多、更灵活的融资便利。我们也在与国际社会合作,在全球不确定性持续的环境下寻求增强抵御能力的新方法。这突显了拥有充分资源的基金组织的重要性。

总之,我们现在能够较好地与亚洲成员国开展密切的合作。由于近期通过的治理改革,这些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管理委员会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但与任何良医一样,我们必须不懈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在当前全球形势变化中尤为如此。我们也有职责继续保持警惕并推进改革。

总结

所有这些努力加在一起,可大大推进改革的实施,这些改革将给世界上最具动力的地区带来更大的经济潜能。即便是运行最良好的经济体,也不可能在这个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加的世界上独善其身。但建立适当的政策框架——并保护其免受冲击影响——可大大有助于实现持续进步。

亚洲无法消除所有的不确定性。但通过重视新的脆弱性,仍可能预防许多风险。对于无法避免的,我们可以予以防范;对于预料之外的,我们可以做更好的准备。上述工作中,基金组织可以发挥支持作用,既推动金融业深化,又捍卫金融业安全。我们将与亚太地区成员国合作,确保实现最佳结果。

基金组织信息交流部
媒体关系

新闻官: Keiko Utsunomiya

电话:+1 202 623-7100电子邮件: MEDIA@IM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