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集团和俱乐部指南
2022年5月16日
世界各地的政界领袖和官员通过各种平台和机构来影响IMF的工作。在协调各方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事件中,IMF发挥着核心作用。了解这些相关方的职能和它们的工作方式十分重要。
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
IMFC就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包括应对即将发生的、可能造成体系动荡的事件)向IMF理事会提供建议并向其汇报。IMFC还会研究执董会提出的关于修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建议,并就理事会提出的其他事项提供咨询。虽然IMFC没有正式的决策权,但在实践中,它已成为为IMF的工作和政策制定战略方向的关键机制。
IMFC每年在IMF-世界银行年会和春季会议之际举行两次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IMF总裁会准备一份议程草案。该草案经执董会讨论、由IMFC主席批准,并在IMFC会议上正式通过。在每次会议结束时,委员会发布一份联合公报,概述其观点。这份公报将指导IMF在下次春季会议或年会之前半年的工作计划。
IMFC的规模与构成反映了执董会的相应情况。IMFC由24位成员组成,他们为各国的央行行长、部长或其他同等级别的官员,通常为来自IMF现有190个成员国的理事。最新一个成员国是2020年10月加入IMF的安道尔。负责选举每名执董的成员国(或一组成员国)会任命一名IMFC成员。IMFC的现任主席是西班牙第一副首相兼经济与数字化改造事务大臣纳迪娅 • 卡尔维尼奥。她从2022年1月3月起担任委员会主席,任期两年。
IMFC以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决策,包括主席的选举。尽管主席任期没有正式的限制规定,但自2007年以来,IMFC主席的任期一直是三年。若干机构(包括世界银行)以观察员身份参与IMFC的会议。
IMFC的成员 |
||
当前成员的国籍: |
||
阿尔及利亚 |
法国 |
俄罗斯 |
发展委员会
发展委员会(正式名称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关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实际资源的联合部长级委员会”)成立于1974年10月。该委员会就重要发展问题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问题,向IMF和世界银行的理事会提供咨询。同IMFC一样,发展委员会一般每年也举行两次会议。
发展委员会有25位成员(通常是财政部或发展部部长),他们代表IMF和世界银行的所有成员国。现任主席是乌拉圭东岸共和国经济与财政部长阿苏塞纳 • 阿尔贝莱切。
发展委员会的成员 |
||
当前成员: |
||
澳大利亚 |
德国 南非 |
瑞士 土耳其 |
七国集团
七国集团由主要工业国组成,自197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场国家或政府首脑级别的经济峰会。在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层面,七国集团在1986年至1987年期间——尤其是在1987年2月《卢浮宫协议》之后(该协议最初由五国集团和加拿大达成,随后经七国集团批准)——取代了五国集团,成为一个主要的政策协调组织。1987年以来,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至少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监测世界经济形势并评估经济政策。IMF总裁通常应邀参加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关于监督问题的讨论。七国集团持续成为主要工业国讨论经济金融问题的平台。
七国集团的成员 |
|
加拿大 |
日本 |
法国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意大利 |
|
十国集团
十国集团是指一组同意参与借款总安排(GAB)的国家。借款总安排是一种补充借贷安排,在IMF的资源低于成员国的需求时可以调用。借款总安排建立于1962年,当时IMF的八个成员国(比利时、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和美国)的政府以及另外两个国家(德国和瑞典)的中央银行同意通过参与此安排向IMF提供资源,其资金将在规定条件下供非参加国使用。1964年,十国集团因瑞士(当时瑞士还不是IMF成员国)的加入得到加强,成员国增加到11个,但继续延用“十国集团”的名称。自成立以来,十国集团持续更多地参与了IMF事务,包括发表有关报告并最终促成在1969年创立特别提款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十国集团作为讨论平台,还促成了1971年12月达成的《史密森协议》。十国集团的正式观察员还包括以下国际组织:国际清算银行、欧盟委员会、IMF和经合组织。
十国集团的成员 |
|
比利时 |
荷兰 |
加拿大 |
瑞典 |
法国 |
瑞士 |
德国 |
英国 |
意大利 |
美国 |
日本 |
|
十五国集团
十五国集团(G15)于1989年9月在当时的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不结盟运动第九次首脑会议上成立。其成员国来自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以促进增长和繁荣作为其共同目标。十五国集团侧重于发展中国家在投资、贸易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十五国集团的成员国此后扩大到十七个国家,但名称未变。
十五国集团的成员 |
||
阿尔及利亚 |
印度尼西亚 |
尼日利亚 |
阿根廷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
塞内加尔 |
巴西 |
牙买加 |
斯里兰卡 |
智利 |
肯尼亚 |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
埃及 |
马来西亚 |
津巴布韦 |
印度 |
墨西哥 |
|
二十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G20)是由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组成的集团。在二十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之后,二十国集团于1999年成立,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促进金融稳定,并实现国际金融架构的现代化。
在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讨论国际金融和货币政策、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以及与经济发展有关的问题。二十国集团的第一次国家和政府首脑级别峰会于2008年11月举行。之后,在2009年4月和9月的两次峰会中,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问题上发挥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鉴此,在2009年匹兹堡峰会期间,领导人决定让二十国集团成为“我们开展国际合作的主要平台”。IMF与二十国集团密切合作,特别是在与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货币金融稳定有关的问题上密切合作。IMF的工作常为二十国集团的讨论提供平台,而IMF在决策过程中也常将二十国集团的协议考虑其中,尽管这些协议对IMF而言并不具有法律地位或约束力。
二十国集团的成员包括七国集团和其他12个主要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及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以及欧洲联盟(由轮值主席国和欧洲中央银行代表)。为了确保全球经济论坛和机构能协同工作,IMF总裁、世界银行行长以及IMFC和发展委员会的主席也根据各自职责参加二十国集团的会议。印度尼西亚是二十国集团2022年主席国,印度是2023年主席国。
二十国集团的成员 |
|||
阿根廷 |
法国 |
日本 |
南非 |
澳大利亚 |
德国 |
韩国 |
土耳其 |
巴西 |
印度 |
墨西哥 |
英国 |
加拿大 |
印度尼西亚 |
俄罗斯 |
美国 |
中国 |
意大利 |
沙特阿拉伯 |
欧盟 |
二十四国集团
二十四国集团(G24)成立于1971年,曾是七十七国集团的一部分。其职责是协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和发展筹资问题上的立场,确保这些国家的利益在布雷顿森林机构(特别是IMF和世界银行的IMFC和发展委员会会议上)得到充分体现。二十四国集团的正式名称是“二十四国集团关于国际货币和发展事务的政府间工作组”,该集团不是IMF的一个机构,但IMF为该集团提供秘书处服务。该集团的部长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均在IMFC和发展委员会会议之前举行。自1981年以来,中国一直作为“特邀方”参加会议。危地马拉银行行长塞尔吉奥·雷西诺斯是2022年二十四国集团主席
二十四国集团的成员 |
|||
阿尔及利亚 |
埃及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
秘鲁 |
阿根廷 |
埃塞俄比亚 |
肯尼亚 |
菲律宾 |
巴西 |
加蓬 |
黎巴嫩 |
南非 |
哥伦比亚 |
加纳 |
墨西哥 |
斯里兰卡 |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 |
危地马拉 |
摩洛哥 |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
科特迪瓦 |
海地 |
尼日利亚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厄瓜多尔 |
印度 |
巴基斯坦 |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
七十七国集团
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第一次会议结束之际发表了《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1964年6月15日,七十七国集团宣告成立。其目的是阐明和促进其成员国的集体经济利益,加强这些国家在联合国系统所有主要国际经济问题上的集体谈判能力。七十七国集团此后扩大到134个成员国,但由于其历史意义,仍延用原来的名称。主席国依照区域(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轮换,任期一年。巴基斯坦担任2022年七十七国集团主席。
七十七国集团的成员 |
|||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
吉布提 |
利比亚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阿尔及利亚 |
多米尼加 |
马达加斯加 |
沙特阿拉伯 |
安哥拉 |
多米尼加共和国 |
马拉维 |
塞内加尔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厄瓜多尔 |
马来西亚 |
塞舌尔 |
阿根廷 阿塞拜疆 |
埃及 |
马尔代夫 |
塞拉利昂 |
巴哈马 |
萨尔瓦多 |
马里 |
新加坡 |
巴林 |
赤道几内亚 |
马绍尔群岛 |
所罗门群岛 |
孟加拉国 |
埃立特里亚 |
毛里塔尼亚 |
索马里 |
巴巴多斯 |
斯威士兰 |
毛里求斯 |
南非 南苏丹 |
伯利兹 |
斐济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
斯里兰卡 |
贝宁 |
加蓬 |
蒙古 |
苏丹 |
不丹 |
冈比亚 |
摩洛哥 |
苏里南 |
玻利维亚 |
加纳 格林纳达 |
莫桑比克 |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
危地马拉 |
缅甸 |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
|
博茨瓦纳 |
几内亚 |
纳米比亚 瑙鲁 |
坦桑尼亚 |
巴西 |
几内亚比绍 |
尼泊尔 |
泰国 |
文莱达鲁萨兰国 |
圭亚那 |
尼加拉瓜 |
东帝汶 |
布基纳法索 |
海地 |
尼日尔 |
多哥 |
布隆迪 |
洪都拉斯 |
尼日利亚 |
汤加 |
佛得角 柬埔寨 |
印度 |
阿曼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喀麦隆 |
印度尼西亚 |
巴基斯坦 |
突尼斯 |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
巴勒斯坦国 |
土库曼斯坦 |
中非共和国 |
伊拉克 |
巴拿马 |
乌干达 |
乍得 |
牙买加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智利 |
约旦 |
巴拉圭 |
乌拉圭 |
中国 |
肯尼亚 |
秘鲁 |
瓦努阿图 |
哥伦比亚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菲律宾 |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
科摩罗 |
基里巴斯共和国 |
卡塔尔 |
越南 |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 |
科威特 |
卢旺达 |
也门 |
刚果共和国 |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
圣基茨和尼维斯 |
赞比亚 |
哥斯达黎加 |
黎巴嫩 |
圣卢西亚 |
津巴布韦 |
科特迪瓦 |
莱索托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
古巴 |
利比里亚 |
萨摩亚 |
|
金融稳定理事会
为了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定扩充金融稳定论坛(FSF)成员,并将其重新命名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扩充后的成员包括二十国集团、香港特别行政区、荷兰、新加坡、西班牙和瑞士。
金融稳定理事会以帮助改善金融市场运作为目的,其通过加强金融稳定当局间的信息交流和国际合作来减少系统性风险。
1999年4月14日,金融稳定论坛在IMF总部举行第一次会议,之后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1999年9月,金融稳定论坛成为IMFC观察员。
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现任主席是荷兰中央银行行长克拉斯•诺特。金融稳定理事会包括全会、指导委员会、其他委员会和根据需要成立的分委会,其秘书处位于瑞士巴塞尔。全会是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决策机构。其成员包括:各成员国的财政部、央行和监管当局负责人;主要标准制定机构和中央银行委员会的主席;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国际清算银行、IMF、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高级代表。在召开全体会议之间,指导委员会将提供业务指导,以贯彻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方向。指导委员会的构成由全体委员会根据主席的建议决定。全体委员会可以视需要成立常设委员会和工作组。
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成员 |
主席(1) |
成员辖区(25) |
国际金融机构(4) |
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和其他机构(6) |
债权人俱乐部
巴黎俱乐部
巴黎俱乐部是由主要来自工业国的官方债权人组成的非正式集团,其宗旨是为面临偿债困难的债务人寻求协调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巴黎俱乐部的债权人通过在确定时间内或某规定时间前重组或削减债务的方式,为债务国提供债务减免。虽然巴黎俱乐部并无法律基础,但其成员认同一套规则和原则,其能使成员国就快速和高效地实现债务重组安排达成协调一致。巴黎俱乐部作为一种在自愿基础上召开的会议,可追溯至1956年——当时,阿根廷同意在巴黎会晤债权人。此后,巴黎俱乐部和相关临时小组共达成477项协议,涉及101个债务国。巴黎俱乐部和IMF有着广泛的接触,因为巴黎俱乐部通常要求一国实施IMF支持的规划——这是债务重组安排的先决条件。
过去的集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委员会、集团和俱乐部发生变化或已经被取代。下面列出了其中若干集团的一些背景信息:
五国集团
由主要工业国家组成的五国集团成立于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其目的是协调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经济政策。通过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五国集团成为主要工业国家的主要政策协调集团。该集团随后被七国集团取代。
二十二国集团
二十二国集团(也称为“威拉德集团”)在临时基础上成立。1997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温哥华举行会议,克林顿总统和其他领导人宣布成立二十二国集团。他们同意举办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推进全球金融体系架构改革。二十二国集团包括七国集团和其他15个经济体(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波兰、俄罗斯、新加坡、南非和泰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1998年4月16日,该集团在华盛顿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与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和全球资本市场有效运作有关的问题。该集团先后被三十三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取代。
三十三国集团
1999年年初,三十三集团取代二十二国集团,同年晚些时候,其本身又被二十国集团取代。在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的倡议下,三十三国集团召开了几次研讨会,讨论国际金融架构。第一次会议于1999年3月11日在德国波恩举办。
三十三国集团包括以下国家地区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智利、中国、科特迪瓦、埃及、法国、德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摩洛哥、荷兰、波兰、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泰国、土耳其、英国和美国。